4月1日,绿量清晨的巫山江面泛起薄雾,巫山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魏嵬与同事带着取样瓶登上小船,向奔来到长江巫山段培石断面。守好生态测量仪显示:水温14.7℃、长江出渝产业pH值8.05、关口浊度4.2……
“这些数字是含何双重庆691公里长江干流的‘末端答卷’。”魏嵬说,绿量长江巫山段干流断面水质已连续8年保持Ⅱ类标准。巫山
巫山是向奔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、国家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。守好生态作为长江出渝最后一道关口,巫山已构建起“生态资源—生态产品—生态品牌—生态效益”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,绿色经济贡献率达78%,并获评国家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。
立体护江
既管源头,又抓沿途,还要治岸
“8年来,出渝水质就没掉过链子!”魏嵬擦拭着仪器说。
8年来,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足迹遍布巫山一江六河,水陆行程超过10万公里,马不停蹄为长江及其支流水质做“体检”。
既管源头,又抓沿途。近年来,巫山清理整改小水电67座,关停老旧散小码头24个,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69个,325条渔船退捕上岸,河道岸线全面改善。
“守护长江重庆段最后一道闸,首先要管好辖区内河流,否则对不起上游的努力。”魏嵬说,大宁河、大溪河、抱龙河、三溪河、神女溪、小溪河等6条长江支流发源于巫山,其中5条支流在巫山汇入长江。
让魏嵬欣慰的是,8年来,全县15个考核断面、2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%,大宁河还成功创建市级幸福河湖。
水质年年达标的秘密也藏在岸上。距离培石170公里的平河乡地处当阳大峡谷,既在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,又是小三峡源头。4月1日,一场特别的院坝会在该乡燕子村九门洞小院进行。
“刚刚过去的3月,有2万多名游客来我们这里看瀑布、赏油菜花和李花,20多名在外务工村民返乡创业搞旅游。这说明我们依托和美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走对了。”乡党委书记杨裕富对村民说。
“不过,游客们冲着什么来咱平河乡?”杨裕富话锋一转问道。
“当然是风景好。”有村民回应。
“说得对!”杨裕富说,山清水秀,景观独特,峡谷幽深狭长,这是大自然的恩赐。他说,多年前,乡里定下河道5公里范围内严禁畜禽规模养殖的规矩,先后关停沿河两岸30家养殖场,实施“垃圾、污水、厕所”三大革命,新建垃圾分类收集站、垃圾池、公共厕所,配备垃圾桶,实施污水管网改造、河道整治,都是为了守住这份生态财富。
巫山也是重庆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的最后一道防线。早在2003年,当地就成立了清漂队。这支清漂队自创“围追堵截”战法,洪水季追着垃圾跑,蚊蝇堆里分拣漂浮物,练就了一番“水上绣花”功夫。
截至目前,长江干流巫山段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、总磷浓度连续11年下降。巫山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中居全市第一。
生态修复
完成石漠化治理121万亩,修复消落带71.1万平方米
清明时节,位于巫山象鼻山下的宁江渡公园人潮涌动,人们在这里品茶、观景,好不惬意。
2021年,巫山对宁江渡进行整治,恢复原有山形山脉、修补山体创面,营造健康的三峡森林植被体系,让消落带变成了风景线,一条长约900米的游览主线串联起“古道幺店、云间烟火、宁河晚渡、巫山云雨、绿潭红树、夜泊巫山”六幕场景。
这样的生态修复故事,在巫山还有很多。
巫山石漠化、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高达57.3%。县林业局干部肖圣银至今记得首次航拍巫山的画面——裸露的灰白色山体像大地结痂。近年来,巫山摸索推进生态修复保护与治理石漠化、营造生态景观林、助力乡村振兴“三融合”,此举还入选全国生态保护修复八大典型案例。
如今,全县121万亩石漠化山地披上绿装,初步形成以低山河谷生态经济林、中部生态景观林、山脊生态防护林为主的“三带”格局,基本解决全境绿化断档问题,土壤年流失量减少125万吨。
生态修复战役同时在水面上打响。
村民王存立的家就在大昌湿地公园半岛上的光明村,今年3月他开起了农家乐,收入颇丰。他说:“农家乐生意好,全靠大昌湖生态变好。”
曾经一段时间,大昌湖到处都是漂浮的垃圾。巫山县拆除湖岸非法建筑,清退、关闭沿线工矿企业,清运石子、沙、石膏,取缔渔船、安置转型渔民,建成生态多塘系统,改善入湖河道水质;同时通过水面垃圾清理、植被护岸、山崖加固、消落带治理等措施进行系统治理,形成如今的滨湖生态景观林。
据统计,巫山县累计修复消落带71.1万平方米,完成县城两江四岸11.4公里水陆岸线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工程,大昌湖入选“国家重要湿地”名录。
“一江碧水、两岸青山、三峡红叶、四季云雨。”肖圣银告诉记者,目前巫山森林覆盖率67.6%,4000多只猕猴重返山林,143种鸟儿安家落户;去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3天,居全市第一,获评“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”“美丽中国·深呼吸小城”。
绿色赋能
三峡风机转出3亿元绿电,光伏板下长出“阳光银行”
清洗、晾晒、描画、压平、雕刻……双龙镇安静村红叶雕工坊里,一片片红叶经村民一番“镀金”后,摇身一变成了价值百元的文创产品。
“红叶既是风景,又是产品!”红叶雕工坊负责人赵本坤乐得合不拢嘴。
他告诉记者,5年来,工坊的14名村民已雕刻出一万余枚红叶文创产品,畅销重庆城区、山东、北京等地。
巫山红叶栽植面积120余万亩,当地已建成全国面积最大、品种最多、观赏期最长的红叶旅游观光基地。
“生态为产业增值,产业为生态添绿。”巫山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这样的“绿色魔术”在巫山不断上演:全县巩固发展特色经济林100万亩,形成低山柑橘、中山脆李、高山核桃的产业格局,30万亩脆李成“气候好产品”,20万亩柑橘拿到地标认证,15万亩核桃林变身“绿色银行”,“三棵树”年综合产值超35亿元。
巫山县还成功签约交易全市首笔林业碳汇,入选全市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;借“风”揽“光”培育清洁能源,建成6个风光清洁能源项目,年产值3亿元左右。
在两坪乡向鸭村,海拔1800多米的青山头,大风口风电项目7台风机正迎风旋转发电,这是重庆区域装机容量最大的山地风电项目。山腰,1500亩农(林)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铺展成片,这是重庆最大的山地集中式光伏项目。
记者了解到,巫山计划用5年时间,争取风光水蓄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450万千瓦,年总产值达到20亿元左右,打造百亿级长江三峡清洁能源基地。
“生态与产业双向奔赴,全面塑造绿色经济新优势。”巫山县相关负责人称,将围绕“六区一高地”新重庆新蓝图,谱写兴业、强县、富民“三篇文章”,做靓世界级旅游目的地、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地、产城景融合三峡港湾城、多式联运商贸物流枢纽“四张名片”,全力打造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现代化示范县。
责任编辑:杜漩
Copyright © 2025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_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_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_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All Rights Reserved. @TIANHANET 网站地图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