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中国西南的重庆,一座传统内陆城市,正以航空为支点,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突破地理限制,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跃迁。
从基础设施的硬核升级到国际航线的密集织网,再到产业与航空的深度协同,重庆的“向上”突围之路,既是一场物理空间的扩张,更是一次制度与思维的革新。
01
向上突破物理极限
从“单核”到“双枢纽”的硬核跃迁
重庆的“向上”之路,始于对物理空间极限的突破。
站在T3B航站楼候机大厅的室外观景平台远眺,停机坪上整齐排列着飞机。随着T3B航站楼的“大功告成”,江北国际机场第四跑道的投用,标志着重庆机场的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。
目前,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已形成“3座航站楼+1座卫星厅+4条跑道”的运行格局,年旅客吞吐能力提升至8000万人次,货邮吞吐量达120万吨。
这一规模直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、上海浦东国际机场,成为中西部首个、全国第三个拥有4条跑道的机场。
不仅如此,重庆已形成以江北国际机场为核心,万州、黔江、巫山、武隆支线机场为支撑,永川大安、两江龙兴、梁平通用机场为补充的“1+4+3”多层次民用机场体系,运输机场100公里半径覆盖全市95%的人口,航空服务覆盖范围持续扩大。
来自重庆市交通运输委的数据显示,2024年,重庆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991.7万人次。其中,江北国际机场完成旅客、货邮吞吐量4867.7万人次、47万吨,分别同比增长9%、21%,排名全国第七位和第九位,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。
但重庆的“向上”之路不止于此。
重庆新机场选址获批,“双枢纽”机场格局加快构建,为建设重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去年,国家部委印发的《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定位重庆为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;中国民航局与重庆签署《全面推动重庆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》。
一系列利好政策加持,重庆民航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。
重庆将推动构建以江北国际机场、新机场“双枢纽”为核心,以4个支线机场为支撑,多个通用机场为补充“2+4+N”的民用机场体系。
同时,高标准完善江北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体系,推进空铁联运,加密铁路班次,谋划国铁干线以及城际铁路进入江北国际机场;高起点规划重庆新机场综合交通体系,助力实现“369”通达目标——30分钟中心城区覆盖,60分钟连通江北机场、主城都市区,90分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覆盖。
当飞机在江北机场第四跑道上腾空而起,这座山水之城正以钢铁之翼撕裂巴蜀群山的天际线。从“单核”独舞到今后“双枢纽”共振,重庆奋力“向上”,丈量着开放的高度。
02
向上连接全球网络
航线织密与效率革命的“空中走廊”
航空网络的“向上”延伸,是重庆打通“空中丝绸之路”关键一步。
数据显示,受240小时过境免签等便利政策吸引,2025年一季度入、出境外国人数近14万人次,同比增长近1.5倍。
越来越多的外国旅客以重庆为起点开启中国之旅。
3月30日,海南航空重庆—大阪HU401航班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顺利起飞,标志着海南航空重庆—大阪国际航线正式通航;
4月8日起,重庆正式恢复往返莫斯科的直飞客运航线,为中俄旅客及经贸往来提供高效便捷的空中通道……
国际航线持续“上新”背后,是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建设释放的积极吸引力。
截至目前,江北国际机场在飞的国际(地区)航线40多条,通达伦敦、巴黎、罗马、东京等全球主要城市,初步形成了覆盖五大洲的全球航线网络。
货运航线的突破同样亮眼:2025年初开通的重庆—伯恩茅斯全货机航线,为笔电、汽车等重庆支柱产业搭建了直达欧洲的“空中快车道”,跨境电商货物运输时效缩短至24小时内。
重庆市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重庆将持续完善航线网络、加强航空物流体系建设:
——优化国内航线网络结构,持续加密省会城市、沿海经济强市等重要航点航班,实现快线化运营;强化经重庆至新疆、西藏和云南三大国内中转通道建设,进一步扩展通达性。
——着力构建区位优势突出的国际航线网络,实现欧洲主要经济体客货运航线高频通达,推动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空中走廊,构建通达全球、优势凸显、外联内畅的航线网络。
——重点聚焦重庆市“33618”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需要,充分发挥航空物流先导带动作用,加快完善前置货站等航空货运设施布局,推动建成“通道+枢纽+网络”的现代化物流运行体系。
四通八达的空中走廊,不仅缩短了重庆与世界的物理距离,更重构着全球产业链的价值坐标系。
03
向上重构产业生态
产航互促与低空经济的“双螺旋”
重庆的“向上”突围,更是一场产业与航空深度融合的生态革命。
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黄伟认为,航空物流是现代流通体系的组成部分,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支撑。
作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和汽车制造重镇,重庆高端制造业的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,依托重庆通达全球主要货源地的航线网络,为重庆笔电、仪器配件等高端工业产品快速“出海”、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数据显示,经由江北机场口岸进出口的货物货值超过千亿元,占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近三成。与此同时,重庆的高端制造业对航空物流的依赖度持续攀升。
如何进一步发挥航空物流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势?在西永综保区或许可以找到答案。
作为全市外贸进出口的“主阵地”,这里有中国西部首家航空前置货站,整合海关、物流企业资源,实现“厂门口到机场”的无缝衔接,企业通关效率最高可提升200%。
这背后是重庆建立健全高品质航空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决心。另一边,低空经济的崛起,则是产航互促的另一个标志。
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经济试点城市,重庆已在无人机物流、通用航空制造、低空文旅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,构建起“天上有无人机、地上有通航网、产业有集群”的立体发展格局。
数据显示,2024年,重庆市低空经济经营主体新增32家,总量达104家;落地重点项目28个,协议投资288.4亿元;全市有人机数量达44架。
这种“天空经济”与地面产业的深度协同,正在重塑重庆的经济地理。
按照规划,2025年,重庆将建成3个以上低空产业试飞试验基地,3个以上通用航空器整机制造创新研发平台,新增通航制造业投资100亿元以上,低空经济主体数量达到400家,加快打造“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之城”。
重庆的“向上”突围,是一场从地理洼地向开放高地的逆袭。未来,随着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的协同发展,重庆或将书写这样的新叙事:一座没有海岸线的城市,却通过天空的连接,成为欧亚大陆的“航空心脏”。
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突围,更是内陆城市发展范式的革命——
全球化大潮奔涌,重庆的“向上”之路,或许能为中国内陆开放提供新的解题思路。
第1眼TV-华龙网记者 刘艳 曹妤/文
相关报道:
责任编辑:李茜
Copyright © 2025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_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_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_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All Rights Reserved. @TIANHANET 网站地图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