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栏的绿话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“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绿色化发展”。制造重庆制造再提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庆故最后一道关口,重庆肩负着“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”的事①速职责使命。
当前,而行重庆把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纳入“33618”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“416”科技创新布局加以推进,绿强化数字技术、绿色绿色技术应用,制造重庆制造再提迄今已建成170个国家级绿色工厂、庆故16个国家级绿色园区,事①速工业“含绿量”连续3年西部领先,而行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成效凸显。绿
在推动绿色制造的绿色进程中,重庆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制造重庆制造再提举措?渝企在绿色化发展中,形成了哪些好经验、好做法?即日起,重庆日报推出“绿色制造的重庆故事”栏目,敬请关注。
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9.5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.5个百分点
重庆制造业向“绿”而行再提速
新重庆-重庆日报记者 周雨 夏元
“如果我们没有实施绿色工厂建设,现在面临的将不是活不活得好的问题,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!”4月15日,记者在国家级绿色工厂公元管道(重庆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公元管道)调研时,该公司总经理徐建华介绍,他们不仅通过建设绿色工厂走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转型之路,现在还将绿色生产融入精益理念,融入每个车间、每个班组、每个员工和每个生产环节,每天都在持续改进、推进清洁生产与节能降耗。
连日来,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记者走访重庆多家传统企业发现,类似的变化已在重庆蔚然成风,绿色转型已不再是自上而下的要求,而是成了企业新的自觉行动。
前不久,工信部公布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,重庆新增37个国家级绿色工厂、4个国家级绿色园区和1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,连续3年实现西部领先。
可以说,重庆制造业在绿色转型发展的道路上,已经逐“绿”成势,实现再提速。
推进绿色制造三级贯通
工业“含绿量”连续3年西部领先
市经信委提供的数据表明,截至目前,重庆已累计建成170个国家级绿色工厂、16个国家级绿色园区、18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,各项数据年均增量连续3年实现西部领先,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9.5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.5个百分点。
“重庆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,并不容易。”市经济信息委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陈昌明介绍,尤其是在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头几年,重庆遇到了非常艰难的局面。
2016年,工信部发布《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(2016—2020年)》,提出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为牵引,推动绿色产品、绿色工厂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,正式启动绿色工厂建设。但我市直到2018年才建成首批2个国家级绿色工厂,到2020年,也仅有11个。
究其原因,重庆作为传统制造重镇,传统制造业比重较大,能耗普遍较高,利润普遍较低,企业推进绿色转型的难度、投入较大,绿色转型意识也普遍不强,积极性不高。
转变从2022年开始。这一年,重庆在全国率先推动建立国家、市级、区县三级贯通的绿色制造动态管理、梯度培育体系,形成了推进绿色制造的强大合力,主要做法为:
在国家层面,锚定全国领先目标,对已获评的国家级绿色工厂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,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,串联绿色设计、绿色材料、绿色工艺等绿色产业链,引领制造业绿色发展。
市级层面,在工信部认定标准基础上,细化30项评价指标,对市级绿色工厂实行100分制分级评定,从低到高认定为A到AAAA四个等级,结合“双百行动”、节能监察等实施动态管理,实现企业绿色等级有升有降、有进有出,促进全市绿色工厂形成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,为遴选出更多国家级绿色工厂奠定坚实基础。
在区县层面,加大绿色工厂潜力挖掘,对未达到绿色工厂标准的按B、C、D三个等次建立后备企业库;组织第三方机构每年入企开展绿色评估,对照绿色工厂创建标准为企业量身定制高、中、低三套技改方案供企业选择,按照“成熟一批、申报一批、创建一批”原则,有序推动后备库企业逐步升级成绿色工厂。
截至目前,全市已入库培育企业超1000家,累计建成市级绿色工厂395个、绿色园区33个,其中市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9.3%。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市级绿色工厂的产值,已占到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8.8%。
2022年起,市经信委牵头、重庆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(重庆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)联动各区县,开展了为期三年、覆盖全域的节能减排公益服务行动,深入330家企业开展“一对一”的公益“绿色体检”。行动不仅帮助企业查找能耗、物耗、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,还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的数据和技术支撑,提升了企业创建绿色工厂的意愿。企业经过绿色评估优化后,申报“绿色工厂”的通过率大幅提高。
从2022年到2024年,重庆共有120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,占到现有国家级绿色工厂总量的70%。
“含绿量”提升“含金量”
企业生产向“绿”蔚然成势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让重庆企业向“绿”而行、蔚然成势的根本动力在于,通过提升“含绿量”,能切切实实提升“含金量”。
“要不是我们几年前坚定推进绿色转型,现在的产值起码要腰斩。”徐建华说,公元管道2011年落户永川,过去主要生产用于房地产、家装、市政所用的PVC、PPR、PE系列管道。其中,用于房地产的管道占比约40%,家装管道占比30%,市政管道占比30%。在房地产市场最火爆的那几年,公司年销售额达4.2亿元,年利润达1.8亿元。
2019年至2020年,公元管道毅然启动绿色转型,2021年建成市级绿色工厂,2023年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。在这个过程中,该公司先后开发出钢丝网骨架管、玻纤中空缠绕管等系列绿色建材产品。
“我们这几年就是靠这些新产品开辟出新市场,从而避免了因房地产市场下行而带来的损失。”徐建华介绍,钢丝网骨架管是在PE管中镶嵌钢丝网,使管壁更薄,但承压性更强,可节约30%的PE用材。依靠该产品,公元管道在市政领域迅速扩大市场,市政管道已占公司生产总量的60%。另一种新产品——玻纤中空缠绕管,则通过添加玻纤的方式,使管道内部有空隙,在提升管道刚性和韧性的同时,可节约10%至15%的用材,且可深埋于地下而不易破损开裂,现已广泛应用于高标准农田改造中的灌溉系统建设,约占其总产量的5%。
2024年,该公司钢丝网骨架管、玻纤中空缠绕管两款产品虽然只占总产量的18%,但利润率比普通产品提高了10%。因此,去年该公司房地产管道占比虽下降至10%,但总体盈利能力却与高峰时期基本持平。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近几年,重庆企业通过技改实现节能降耗、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的案例比比皆是。
位于涪陵区的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,去年投资2亿元完成28套重点设备绿色改造,全年累计节约标准煤3.18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万吨。
位于江津的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有限公司,通过实施双向节能浓缩器技改,将水蒸气压缩循环利用,不仅节约了70%的能耗,还生产出独有的超浓缩丸,提升了市场竞争力。
今年3月,信义玻璃(重庆)有限公司通过改扩建浮法玻璃生产线,建成投用西南地区首条“一窑两线”浮法玻璃生产线,不仅每月节省1000万元燃气成本,还生产出更多尺寸的超薄、超厚、超白玻璃产品,经营范围也由过去的以建材为主,拓展至光学仪器、电子产品、车辆等多个领域。
市经信委提供的数据表明,自我市去年制定出台《重庆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》《重庆市迭代优化“技改专项贷”二十条政策措施》以来,已推动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825个,数字技术、绿色技术在企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。
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转型
企业绿色转型步伐进一步提速
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,近年来,随着数字重庆建设的加快推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应用,数字化、智能化技术赋能绿色转型的成效显著,必将进一步提速重庆制造业加快绿色转型的步伐。
2023年至2024年,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建成“云智控系统”,将10台空压机和100多台生产设备进行连接,运用控制器、传感器等智能设备,由人工智能控制生产设备,不仅减少了用工成本,生产用电量还降低了10%。
位于万州经开区的施耐德(重庆)电工有限公司,将车间所有设备互联互通,从产品装配、测试到包装,全程实现自动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,生产效率提高近140%,运营成本降低近30%,单位能耗降低近15%。
由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整合蓝宝石LED及智能控制技术构建的市政照明系统,不仅使用方便,在路灯管控上也更加智能——通过应用无线通信、大屏幕指挥调度、城市地理集成等信息技术,形成了更精准、可视化、全方位的路灯照明设施智能化管理平台。目前,该系统已在大足区全面推广,每年节约电费650万元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.3万余吨,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30吨。
尤为重要的是,目前我市正在强化数绿融合,探索绿色制造体系培育新赛道。
2024年,市经信委归集全市工业企业能源消耗、生态环境、绿色发展、生产经营4方面数据,在全国率先创新开发“工业绿效码”应用,并于2024年正式上线。
通过“工业绿效码”,可实现企业赋码评级、绿色诊断服务、绿色技术推广、绿色人才培养、绿色金融支持等数字化应用“一码通”。
与此同时,市经信委联动人行重庆分行,在其“长江绿融通”上开发专门支持工业企业服务的应用模块,助推绿色低碳发展与绿色金融服务的系统跨界创新,实现“工业绿效码”“长江绿融通”等数据标准互认。
这一做法将实现“工业绿效”评级和绿色贷款利率的深度挂钩,推动金融机构定制开发“工业绿效贷”产品,有力有序推动传统高排放或较难减排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。
2024年,重庆银行率先为A级绿色工厂盛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放全市首笔工业绿效贷0.3亿元,并根据绿色等级实行利率浮动,实现全市工业绿效贷“零的突破”。对未达到绿色工厂标准的B、C、D级企业,纳入转型金融支持范围,针对性制定转型金融服务产品,有力有序推动传统高排放或较难减排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。
今年3月21日,重庆市召开深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,将加力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深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7项重大任务之一,要求支持传统行业企业加快节能减碳改造,实施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,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,创新发展循环经济,促进企业循环生产、园区循环运行、产业循环链接。
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,他们将全面推进工业“绿效码”应用,加快建设三级贯通的绿色制造体系,推动制造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。到2027年累计新建200家绿色工厂、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、20个绿色园区和24个近零碳园区试点,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稳定在70%以上。
责任编辑:李远山
Copyright © 2025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_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_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_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All Rights Reserved. @TIANHANET 网站地图
友情链接: